张国旗在单位被同事们称为“拼命三郎”。每天上班一早赶到单位,肩扛仪器、钻沟爬山再赶往勘测点,翻山越岭,不畏艰难。整整十一年,他运用专业知识结束了18个乡镇村民祖祖辈辈“吃水难”的厄运,让乡亲们喝上了干净、放心的甘甜水。陵川县因此被评为“全省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建设红旗县”。
1994年,锡崖沟村修建水电站,局里要求他勘测站址、设计工程建设方案。为赶在封冻前完成提水大坝浆砌,他白天在百丈深峡的崖壁上攀来攀去勘测,晚上撰写地质报告,计算各种数据,绘制设计图案,6天时间完成了平时一个月的工作量。1998年,平城镇在南营河煤矿矿井中寻找饮用水水源。为探明采空区储水量和出水量,他头戴矿灯,不顾冒顶的危险,蹚着一米多深的积水,来来回回走遍各个巷道,直到获得完整、准确的科学数据,设计出了施工方案。1999年,陵川县城蓄水南池清淤净化。为计算工程量需先行测点,张国旗头顶烈日,蹚着淹没膝盖的淤泥,忍着沼气发臭的刺呛,冒着被熏倒的危险,艰难跋涉两个小时,到达测点26个。2000年,陵川被列为山西省首批农村饮水解困的重点县之一,同时铺开了125处水利工程。作为县水务局工程科科长的张国旗,每项工程的方案制定、工程设计、资料审核、现场勘测都离不开他。一年多的时间里,他没有在家休息过一个整天。年底工程验收期间,他连续工作了6个昼夜,积劳成疾患上了胆囊炎。2001年5月15日,他带领科里技术员到马圪当乡西石门村验看活水机井,以确定提水方案。在进行井下探测作业时,突遇井壁坍塌,为保护他人,他不幸因公殉职,年仅33岁。
张国旗殉职后,县里为他举行了追悼会,县城万余名群众自发为他送行。为他送行的同学看到张国旗家里的一幕难过不已。结婚十多年,张国旗一直住在妻子的单位县教师进修学校用两间教室并成的职工宿舍,几件过时的破旧家具是结婚时妻子的陪嫁。家里唯一值钱的东西就是一台25英寸彩电,还是从商店赊回来的。家里桌上、床上、柜里放的都是水文地质专业书籍。作为工程科科长,张国旗对工程发包、机械材料购进及拨发,都有举足轻重的发言权,可他从不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利。“他真傻,别人都是千方百计找关系离开这个穷地方,他明明有机会却还是要待在这个穷山沟里!他的淳朴、无私让我们这些同辈人汗颜。”张国旗的同学说。
2001年6月,中共陵川县委、晋城市委先后号召全体共产党员和广大干部深入开展向张国旗同志学习的活动。2003年水利部追认张国旗为“全国饮水解困工程先进个人”。2005年山西省水利厅作出决定,要求全省5万名水利干部职工开展向张国旗同志学习活动。为了纪念张国旗,山西电影制片厂以他为原型,拍摄了电影《红山雨》。2006年,该电影在中国地质大学首映,感动了在场师生。中国地质大学追授他为“优秀毕业生”,并在全校举办了张国旗先进事迹报告会。2007年5月1日,张国旗雕像在母校竖立,他成为了中国地质大学永远的一份子。2017年11月,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决定创建实施“张国旗班”行动计划,希望学子永葆赤子情怀,争做时代先锋。
2022年,张国旗的儿子张云飞也考入中国地质大学。自此,地大不仅是父亲张国旗的母校,也是张云飞的母校。谈到今后的职业设想,张云飞斩钉截铁地说:“从事水文地质工作,成为父亲那样的人。”20多年前父亲那句意味深长的话,在张云飞耳边回响:只有把知识和才华,献给最需要的地方,这样的人生才最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