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太行日报2版头条刊发报道《“三跑田”变身“三保田”》,聚焦我市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建设成效。
全文如下
5月初,正值玉米播种的好时节,在沁水县端氏镇野鹿村,村民崔跃祥看着自家地头轰隆隆正在播种的拖拉机兴奋地对记者说:“我家这10亩地,以往锄地播种怎么也得4天,现在机器耕作2天就种完了。”
据了解,野鹿村为传统农业村,全村共有耕地3800余亩,受自然环境限制,大多是梯田,地块小、散、碎,形状多变,且多数分布在山坡,土层瘠薄。田间道路基础条件差,机械化率低、规模化程度差等制约了当地农业发展。
2021年起,我市大力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采取小并大、弯取直、地块联通、土地平整、道路配套等改造措施,让支离破碎的“小田块”变成了连片大块地。2023年,经过改造后崔跃祥家的耕地连成了片,田间道路也得到了修缮,大型农机具顺利开进了地头,坡耕地实现了现代化农机作业。
野鹿村村民高鹏家的50亩耕地改造比崔跃祥家早了一年,说起改造后的情况,他深有感触地说:“以往光收割这一项就要耗时两三个月,去年秋天仅仅用了不到10天时间,庄稼就全部收回来了,省时、省力、省工,效果非常明显。”
“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的实施大大减少了水土流失,原先跑土、跑肥、跑水的“三跑田”变成了现在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促进了粮食产量稳定增长和农民收入持续增加。”。野鹿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成晓峰说,以种植玉米为例,整治后的坡耕地平均每亩增产150公斤以上,每年可增产粮食676.5万公斤。按近年玉米收购平均价格1.8元1公斤估算,每亩可增收270元,每年可增收1217.7万元。
机械化耕作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也把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如今,野鹿村很多村民开始外出打工增加收入,还有一些村民成立了农机合作社,守家在地吃起了“农机饭”,实现了二次创业。村委会也把原先分散无法利用的集体耕地集中流转了400余亩,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余元。
据悉,我市现有丘陵地、坡耕地98.6万亩,其中需要进行改造的耕地达95.7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34.30%。2021年以来,我市实施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成立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领导组和水土保持工程项目部,建立市、县、乡(镇)、村四级责任体系和部门协调机制。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坡耕地专项调查,联合设计单位对符合要求的坡耕地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按照“近村、近水、近路”的原则,因地制宜,优先选择坡耕地集中连片,并在治理效果好的区域合理规划设计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截至2023年底,全市已投入项目改造资金9505万元,治理坡耕地4.75万亩,平均每年可拦蓄泥沙20.01万吨,集蓄雨水49.43万立方米,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增强了生态系统水土保持功能,加快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为了保障项目区农民的正常生产,市、县水务部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简化审批流程、压减审批材料、缩短审批时限,助推项目早批复、早开工、早完工。同时,对项目进行全过程监管,严把工程质量,邀请项目区乡镇和村委对工程质量进行全程跟踪监督,对坡耕地治理不合格或老百姓不满意的及时进行返工整改。对已治理的坡耕地及时移交当地乡镇和村委会,加强项目后期管护与利用,切实落实管护责任、强化管护措施,坚决杜绝前治后毁现象发生。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全市水务部门将聚焦耕地保护、粮食安全、面源污染防治,持续推进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同时,将缓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统筹规划、同步实施,因地制宜建设高标准梯田。加快现有梯田提升改造,配套完善田间道路、蓄排水等设施,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发展高效旱作农业。
“2024年,我市将继续在沁水、阳城、陵川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预计投资6000余万元,治理坡耕地面积3.1万亩。”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